首页 > 应急演练 > 正文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西安市举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
2025-05-27 17:05:22【浏览字号: 来源:资源中心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西安市举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

本报记者 陈志涛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连日来,西安市地震局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5月13日,西安市地震局联合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市科技局、市科协等单位走进西影电影园区,共同启动2025年西安市“防灾减灾宣传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

“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地震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急避震?”

“如果被困,我们该怎样自救互救?”

……

在西影电影园区的科普宣传活动现场,西安市地震局科技监测处三级调研员田晖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向现场400余名群众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专业救援人员是帮助受灾群众脱困的坚实力量。他们是如何实施救援的、应用了哪些“黑科技”?活动现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红外热像仪、液压多功能钳等专业救援设备摆放整齐,吸引了许多围观群众。应急救援人员耐心地介绍设备的应用场景、工作原理和功能用途。

无论是在灾难来临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突发疾病患者,我们该如何正确施以援手?在情景化演练环节,来自雁塔区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培训师王荣鑫为现场群众示范了心肺复苏急救手法的要领。

“如果发现有人晕倒,出现心脏骤停,一定要保持镇定。我们可以把掌根放在患者两乳连线的中点位置,按照每分钟100次至120次的频率按压30次,再观察其反应。”王荣鑫说,“心脏骤停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通常只有4分钟到6分钟。如果能有更多人掌握急救方法,将会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

“通过科普宣传,我知道了遇到险情后怎么保护自己,心里踏实多了。”市民张桂芳说。

作为今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的主会场,西影电影园区还充分发挥影视文化资源优势,通过“电影+科普”跨界融合,放映《唐山大地震》《5·12:汶川不相信眼泪》等防震减灾主题影片,通过“电影里的防震减灾课”让防震减灾知识深入人心。

西影集团二级编剧、电影《5·12:汶川不相信眼泪》编剧吴远博说:“这部电影的许多内容取材于我们当时在震区拍摄的真实镜头、真实故事。我们希望通过‘以影为媒,寓教于情’的宣传形式,让防震减灾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宣传周期间,西安市地震局还指导灞桥区、新城区、鄠邑区分别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3场活动。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也因地制宜同步开展22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持续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西安思源学院是西安市第一所实现地震预警“接收—播发—处置”全链条贯通的高校,通过“科技+管理”双轮驱动,有效提升了地震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5月14日,在西安市地震局指导下,灞桥区应急管理局联合西安思源学院进行地震预警疏散演练。演练信号发出后,学院师生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和就地应急避险,随后分批次安全有序撤离。演练活动点评专家、省地震局研究员袁志祥说:“学校要持之以恒开展演练活动,提升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演练中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避险自救能力,切实减轻灾害损失。也希望大家能将所学应急知识传递给家人,共同提升家庭防灾能力。”

“一直以来,我们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西安市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汉民介绍,“此次宣传周活动聚焦科普与演练联动、示范与自主融合、线上和线下驱动、‘六进’全域覆盖等4个方面,目的是让更多群众了解防震减灾知识,增强避险防范的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从而更好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将持续分门别类、多措并举推进‘六进’活动,不断拓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途径,丰富科普产品供给,为城市安全发展和市民幸福提供高效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推动西安市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西安市地震局局长任涛表示。